辽宁工人报刊社
 

故园已在春风中

作者:文|刘小维

1新.jpg

                  原王明宇公馆,现大东区图书馆正门


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吉祥市场出发,沿着新开河往南步行,约10分钟路程,可看到一座白色的二层洋楼。门口的标牌显示,这是沈阳赫赫有名的“五大公馆”之一——王明宇公馆。

王明宇公馆始建于民国初期,占地面积519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是大东区民国时期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处。数年前,大东区曾筹划过民国文化“公馆游”的路线,王明宇公馆被安排在最后一站,无他,因为比起赵尔、杨宇霆、常荫槐、孙烈臣这几座公馆,王明宇公馆距离市中心实在有点儿远。同时期的名流公馆,多数修建于大帅府或是八纬路一带,在东北解放前,王明宇公馆的位置可用“偏僻”来形容——地处大北边门外,附近都是贫民区,很少有达官显贵选择在此居住。

为何这座公馆的主人没有择繁华而居,偏偏挑中了这个地点呢?

抢回“金豆”

王明宇1883年出生于辽宁北镇,自幼聪颖好学,18岁即进入地方政府工作。因为在财政方面颇有才干,王明宇深受张作霖的器重,得以步步升迁。作为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重要官员,王明宇一度身兼数职,不仅担任奉天省(辽宁省旧称)财政厅厅长,还兼任奉天省土地丈量、屯垦、水利三局的工作,可谓当时职务最多的官员。

“斜杠”特别多,是因为王明宇不仅能力强,还是奉系军阀非常信任的人。当时,尽管张作霖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现辽宁、吉林、黑龙江),是名义上的“奉系首领”,但这个“东北王”的位置并不安稳。这一时期,日寇对中国东北虎视眈眈,已经攫取了东清铁路支线长春至大连的铁路及附属地,改称“南满铁路”,还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用以掠夺东北资源。张作霖控制东北后,“满铁”处处设坎,限制奉系军队使用铁路,甚至表示“随时可以拒绝奉军运输”。没有交通运输权的张作霖像一只困兽,军备运输步履维艰,无法施展手脚,还要眼看着东北三省丰富的农产品、矿产、木材资源在眼皮子底下被日寇抢走。

以大豆为例,光绪年间,千万百姓“闯关东”,移民热潮让东三省人口由300万翻了10倍,也激发了松辽平原北部的大豆生产潜力。1930年,东三省盛产“金元大豆”,金元大豆颗小粒圆、含油量多,是最理想的榨油品种,有农谚称“一两(黑)土换二两油”。当年,东北大豆总产量高达536万吨,占全球大豆产量的80%,近半出口海外或输入关内各省,极盛时期的出口量甚至赶超了丝绸与茶叶,也滋养了远至广东的土地。而“满铁”到来后,第一眼就瞄准了大豆——日本土壤贫瘠,最迫切需求的资源,就是大豆榨油后得到的最佳肥料“豆饼”。日寇通过低价强购、把控铁路,源源不断地将东北豆饼掠夺至异国,摧毁了东北的大豆产业。这一时期,我国沿海农田因为缺少东北豆饼的肥力,粮食产量大减,被迫推广冬耕,地力透支严重,经济作物更是全毁。

为了摆脱日本对于东北资源和经济的控制,1922年,张作霖听从总参议杨宇霆和代省长王永江等人的意见,制订了自主修建纵贯东三省铁路东西干线的计划。

计划有了,但铁路修筑权却被日本人把持在手中。经过两年交涉,最终,奉天当局用“向日方借款修筑昂铁路(现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县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作为妥协条件,取得了奉海铁路和大郑线(现辽宁省黑山县大虎山镇至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修筑权。

奉海铁路的“奉”,指的是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海”是海龙县(今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镇)。根据规划,奉天一端的始发站“奉海站”(现沈阳东站)设置在偏僻的大北边门外。这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当时沈阳古城西为商埠地和日本控制的“满铁附属地”,在大北边门外建新站,能够避开日本的干扰;二是此地毗邻正在规划和建设的重点工业区、商业区,具有一定运输潜力。

奉海铁路另一端的海龙,如今虽是吉林省梅河口市默默无闻的下辖小镇,但在清代,此处曾为府治,下辖柳河、辉南、东丰、西丰等县。民国时期,海龙府改为海龙县,仍发挥着极强的辐射作用,周边地区物产丰饶。因此,奉海铁路将海龙确定为另一端的起点。

作为民国时期东北地区中国人自建自营的铁路,奉海铁路一经问世,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抗日铁路网

1925年春,奉海铁路公司正式成立,担任公司总办的,正是时任奉天省政务厅厅长的王明宇。

在中国近代史上,奉海铁路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当时,长春以南的铁路运输全部被“满铁”控制,奉海铁路是我国东北第一条自建铁路,意在打破日本对东北铁路运输的垄断,这如同要从群狼环伺之下抢出一大块肉。在修建过程中,王明宇作为奉天当局修建东北铁路的“经理人”,其阻力与压力可想而知。实际上,修铁路也确实成了王明宇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在铁路修建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在外交、理财、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借助外力,不利用外资,推进整条铁路的建设。最终,奉海铁路做到了“完全用中国自己的技术和资金建设”,经费采取官商全资,总投资为2000万银(以购买力推算,约为现在的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奉天省财政厅拨款1000万元、商民认股1000万元,只准中国人入股;技术方面,所有施工设计,概由中国工程师担任。当时,奉天当局以破釜沉舟的心态修建这条铁路,为了方便王明宇调拨资金及建筑材料,专设东北银行、东方商、太平木业公司,均由王明宇兼任总经理。

奉海铁路19257月开工,19279月竣工。自奉天省城大北边门外的毛君屯起,向东北延伸,长250多公里。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中国建设者克服了资金紧张、经验不足、施工条件复杂等重重困难,不仅如期完工,甚至比预定的3年工期提前了近10个月通车。

在严峻的环境中,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独立建成一条高品质的铁路,离不开王明宇杰出的管理才能。铁路串联起多个地区,穿过321座大小桥梁涵洞,工期紧、事务多,王明宇长期住在建设现场和办公场所附近,以便第一时间处理棘手的问题。为了方便监督铁路建设进度、及时向沈阳东站的施工现场传递公文命令,他索性在车站附近修建了自己的公馆,这样一来,站在公馆的二楼,就能看到车站的建设情况。

奉海铁路竣工通车后,做出了极大的货运贡献。此前,辽宁东部和吉林东部的矿产、农产品和杂货,都要通过“南满铁路”运输。奉海铁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样的局面。这条铁路每年可运输农产品90余万吨,其中大豆占70%;其次是煤炭及工业品、杂货。运营仅一年,奉海铁路便成了‘南满铁路’东部的“平行竞争线”。

更为重要的是,奉海铁路拉开了东三省“抗日铁路网”建设的序幕。奉海通车后,原是木瓦匠的吉林督军张作相立即筹款建起吉海铁路,与奉海连成一线。“日本鬼子用南满线”卡咱们,要有志气,咱们自己干。工程师、材料都是自己的,跟他顶顶看。”

1930年,吉海铁路通车,“满铁”受到了沉重打击。

此时,在北边的黑龙江,督军吴俊升主导的齐克铁路也在奋力推进。奉海铁路建设时,黑龙江也自行筹资建起由呼兰县松浦镇至海伦县的呼海铁路。呼兰与哈尔滨隔松花江相望,是当时黑龙江拓荒的起点;海伦位于黑龙江全省正中央,是理想的省内铁路交会点。有了南北向省内干线,吴俊升马上推动东西向干线齐克铁路,由省会齐齐哈尔至海伦西北100余公里的克山镇,这片区域正是黑龙江的大豆主产区。

如何将黑龙江的铁路网与奉吉连成一片?时任关外段京奉铁路局局长的常荫槐出了奇招:他通过兴建葫芦岛港,挤逼日寇控制的大连港,以此向“满铁”施压,迫使“满铁”将借款建起的铁路与中国人的铁路联运,组成东三省铁路网。

1926年,奉海路局与满铁协商联运,日寇姿态倨傲,连开20余次会议,协商长达两年,逼迫奉海俯首交出利权。刚签完字,升任交通次长的常荫槐突然下令奉海由省营改为国营,并一把撕掉了不平等协议。此时葫芦岛开港工程已经火热上马,“满铁”只能低头,再来谈联运,这次只谈了两个月,就签了平等的联运协议。

万事东流水

奉海铁路通车后,王明宇转任东三省交涉总署署长,不再担任奉海铁路总办的职务。到1935年,或许是因为积劳成疾,他因病不治,去世时只有53岁。

时光荏苒,昔日的王明宇公馆,在历经百年光阴流转后,重新整修,焕然一新。目前这里是大东区图书馆,面对公众开放,市民和游客可以预约参观。馆中专设一间展室,里边摆放着王明宇生前所用的物品,以及其二儿子写下的父亲生平等资料。今天,走进这座昔日的民国公馆,仍能直观地感受到它独特的沧桑与魅力。公馆正门高大,穿门而入,两层楼房呈U”形围合。主楼、厢楼均为东洋式二层建筑,楼后则是阔气的10余间蒙古包式平房,以及公馆内部花园。楼体与花园之间由曲折的檐廊、宽敞的木质楼梯连通,东、西厢楼正面山墙上各设一个八角形瞭望亭,廊柱、围墙均刻有精美的图案。公馆内部几乎全部开放,成为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区域,连走廊上也摆放着图书。阅览区有各类报刊,很多老人在此读书看报,也有年轻人奋笔疾书。借阅区的工作人员会耐心地为读者介绍不同书目的位置,读者凭身份证就可以通过自助借阅机一次借走4本书。这座百年建筑,通过飘扬的书香,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现在,我们仍能从大东区图书馆的两侧楼梯上二楼,通过北侧窗户向东站方向张望。虽然已看不到昔日列车来往的景象,但可以感受到,在那片虎狼环伺的土地之上,王明宇等人望向修筑中的奉海铁路时急切而期待的心情。回顾往昔,从欧美发明与应用的“火轮车”传入我国,到自设奉海铁路筹备处,再到东北第一条自建铁路竣工,中国人坚持自主发展民族铁路建设,对于收回和维护国家利权、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后期的巩固国防,都具有重大意义。

王明宇去世60年后,沈阳东站不再办理客运业务,成为沈阳最大的货运站,也是辽宁唯一的陆路口岸。201799日,中欧班列在这里鸣笛首发。这座有着90多年历史的老火车站被赋予了新的职责,从这里发出的货运列车,将往返于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东欧地区。自此,沈阳东站成为中国与欧洲经贸往来“快车道”上的重要一站。

2.jpg

大东区图书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