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人报刊社
 

工作20年,平均每年一次技术革新

——记辽宁省劳动模范崔岩斌

作者:本报记者 于璇

奋斗寄语

我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崔岩斌

今年55岁的崔岩斌是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卷烟厂卷包车间电气维修班长。他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带领班组做好生产线的维护工作。虽然干的是电气维修的活儿,但一有时间他就跑到生产线旁观察产品的生产过程。在工友眼里,他更像一名车间操作工。崔岩斌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气维修工人,必须要懂得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生产过程中减少问题的产生,事前的保养和维护,比事后维修发挥的作用更大。”

崔岩斌不仅喜欢观察生产过程,还热衷于通过技改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工作20年来,他进行了20多次技术革新,为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管控能力。2008年,崔岩斌进行了产品小包成像检测的改造。他利用检测传感器连续出现脉冲信号输出的原理,通过图像成像系统检测产品质量,这项改造让企业精减掉了车间里看护跑道的专职人员,检测效果远比人工好,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后来,崔岩斌又对GDX1小盒胶缸下胶控制进行了改造。以前,GDX1小盒胶缸下胶控制不稳,经常发生冒胶的问题,司机长需要花费4个多小时才能清理干净,既影响产量,又非常辛苦。崔岩斌了解这一问题后,经过认真观察,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设备开车、停车时胶位是变化的,单靠一个胶位传感器根本保证不了胶位的稳定控制。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尝试外加一个PLC对胶位进行再控制,以期达到胶位稳定的效果。为了减少跑胶冒胶,并方便司机长操作,他对PLC程序进行了10余次的修改,终于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

随着崔岩斌的创新成果被一次次肯定,他的干劲越来越足。他不仅自己创新,还带领青年技术工人一起研究,在企业青年技工中掀起了一阵创新风潮。他说:“希望自己能为企业多提出一些技术创新‘金点子’,带动更多青年技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