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人报刊社
 

刚毅深情是丹东

作者:文| 康晓潺来源:当代工人

无论炒面还是冷面,都是丹东内心最温暖又最豪迈的独特记忆。所以与其说尝美食,不如说是在品时间。

鸭绿江大桥与断桥,承载了丹东的历史,也撑起了如今的丹东文旅。

五一的丹东,江面波光粼粼,江畔游人如织。鸭绿江断桥旁的人群中,一个身穿迷彩服、头戴鸭舌帽的老人穿梭于此。他叫老郭,是土生土长的丹东人,热情好客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到有游客挠头问路,他都会主动上前帮忙指引,操着一口浓重的“海蛎子味”,为一众游客讲述丹东历史。“来的都是客”,这是老郭的口头禅,他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丹东,不仅了解眼前的秀丽风光,更有那段保家卫国的辉煌历史。

炒面情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第一枪,静卧鸭绿江畔的英雄之城丹东也因此名扬世界。作为抗美援朝出征地,丹东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坐上火车就能前往对岸,不出国就能领略异域风情;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依山、沿江、傍海,山珍、海味、江鲜和民族特色食品琳琅满目……但在70多年前,丹东最有名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炒面。

炒面在丹东人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自打亲戚在鸭绿江边支起为游客拍照的摊子后,退休的老郭就日日到访,帮着张罗忙碌。不同的是,他还特制了一袋炒面,每天在兜里揣上那么一小把。吆喝揽客时,老郭会将炒面递给游客看,他希望将炒面的历史和那段壮怀激烈的故事连同丹东,一起传播给更多的人。

如今,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记录着这段英勇奋战的过往。走进纪念馆,展厅一处存放着一件特殊的谷物标本,它见证了抗美援朝中一段极为重要的历史——炒面运动。志愿军入朝初期,由于美国空军掌握了整个战场的制空权,志愿军只要生火做饭,就会遭到美军飞机袭击。

“炊事班刚起火,突然飞机扔下一颗燃烧弹,我们3个炊事员都给烧死了。”时任第二十六军后勤部第三医院文书兼文化教员张书义回忆。面对前线的吃饭困难,一种以小麦为主料,加入大豆、高粱或玉米,再撒入食盐炒制混合而成的熟食——炒面,应运而生。由于便于携带,且食用方便,在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和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张明远的主导下,炒面开始大量送往志愿军前线。

当时下达的目标是,一个月之内赶制650万斤炒面。由于前线需要的炒面量巨大,为志愿军制作炒面就成为全国人民支援前线的重要任务。丹东作为抗美援朝大后方的“第一阵地”,安东市委提出“只要前线需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的号召。

“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自愿组织起来,干部职工和居民在街边支起一个个铁锅,热火朝天地为前线制作炒面,街头巷尾到处飘荡着炒面的香气。”老郭回忆。

抗美援朝不仅是一场军事装备悬殊情况下进行的战争,在支撑战争的后勤供应上,双方更是天差地别。与罐头、咖啡和口香糖相比,作为志愿军主要口粮的炒面,是战争艰苦的直接体现,也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生动写照。“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这样的画面被记录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至今仍让人为之动容。

炒面解决了志愿军最低限度的物资保障,伴随着浴血奋战,成为志愿军得以凯旋的一大功臣。于此,英雄城市丹东,的确有着更真切、更深刻的体会。

70年斗转星移,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镌刻在内心深处的这份深情,依旧影响着这座城市。在如今的丹东,街头巷里仍能看到炒面的身影。“现在不叫炒面了,有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油茶面。”老郭说,炒面是危急关头的战时需要,油茶面则是情怀与美食的融合。通过花生、瓜子、芝麻、白砂糖、果仁的加入与混合,调剂出美味与回忆、当下与历史的交融。

“每次吃油茶面,都会让我想到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的来之不易。”老郭口中的丹东,饱含历史的厚重。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硝烟虽已远去,抗美援朝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不断指引着丹东奋力向前。新中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鸭绿江一号”、第一台多功能微机核子秤、新中国轻工名城……“你知道吗?第一台自动交通指挥信号灯也是丹东制造的,随后才在全国推广使用。中国柞蚕丝市场的产品,70%来自丹东丝绸厂。”“老丹东”刘怡补充。他是路过的热心市民,见老侃侃而谈,也忍不住讲上几句。“咱丹东人骨子里可都是不服输、畏难、肯吃苦的,要不能有特别能战斗的丹东舰、国货传奇孔雀表吗?”

丹东虽然不大,但每位丹东人都熟知一段家乡的历史,延续着这座城的特定记忆。而这种记忆,也渐渐浸入肌理和骨血,升华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

可甜可咸还可

如果说炒面是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保障,那么,冷面则是两国山水相连、友谊长青的见证。一出一进间,中国最大最美边境城市丹东,自少不了朝鲜族文化展现的新活力。

来到丹东,首日打卡地当数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虎山长城和高丽街。“鸭绿江断桥和高丽街离丹东火车站不远,出租车一般都不拉。”老郭说,丹东人比较实在,即使游客上了车,的哥也会事先说明距离很近,只有5分钟的路程,“待游客点头后,才会开车”。

1953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丹东市二经街改称丹东市“高丽街”,沿用至今,也因此成为中朝友好的见证。

以朝鲜族风情而著称的高丽街,全长386米,宽24米。这里不仅有朝鲜民族风情文化展览,朝鲜族美食和特产也一应俱全。其中最令人垂涎三尺的,莫过于朝鲜冷面。朝鲜冷面一般分为荞麦面和小麦面两种,一黑一黄。冷面的筋道只是构成美味的一部分,汤底才是灵魂。冷面一般采用牛肉汤或鸡汤做底,要冰镇得恰到好处,才有最好的口感。面上再铺上牛肉片、辣白菜、白煮蛋、黄瓜丝、苹果片或梨片等配菜,淋上一勺朝鲜辣酱,酸甜适口,美味难挡。

这条街之所以受欢迎,除却美食的诱惑,与丹东浓郁又正宗的朝鲜风情是分不开的。从路牌、幼儿园到各种商店,朝鲜语标志随处可见,朝鲜族商店、酒店和服装店更数不胜数。据说,丹东还是辽宁第一个开通公交车汉语和朝鲜语双语报站功能的城市。

越来越多的细微之处,使中朝两国人民紧密相连。

从高丽街向北行600米,一个蓝色手推车摊位前,常常排起长长的队伍。小摊儿不大,老太太冷面的招牌也并不起眼,但这里却藏着许多丹东人长达40年的记忆。一张折叠桌,几把折叠凳,露天的冷面作坊和9元一碗的价格,可甜可咸还可辣,难道不是丹东人深入骨髓的特质?

摊主苗光明抚摸着手推车,回忆起过往。20世纪80年代末,下岗后的母亲开始支摊儿卖冷面,起名老太太冷面,没想到一卖就是40年。“姥姥姥爷是丹东人,早些年从‘一步跨’到了朝鲜,在那边做小买卖。我母亲出生在朝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回到丹东,是位华侨。”苗光明说,母亲没有别的手艺,和很多生活在丹东的朝鲜族女性一样,最拿手的就是做朝鲜冷面和辣白菜。

那时,苗光明每天都跟着母亲4点起床,去菜市场买新鲜的黄瓜、大头菜等配料,将配菜分段切好,备足100份的量。“冷面是当天现做的,没任何防腐剂。”上午,苗光明和母亲最大的任务就是用小麦和面,做出100碗冷面来。这些冷面都必须是煮熟的,出摊儿后就没法再煮了。

11点,苗光明和母亲准时出现在摊位前,一直卖到下午2点。收摊后,苗光明会去市场买白菜,腌制成辣白菜,为第二天售卖做准备。一天只出摊3小时,却要从早忙到晚。“我和母亲体力有限,每天只能做出这么多的量。”曾有游客劝苗光明,不如将冷面换成那种真空压制的,辣白菜换成一两个月都不坏的,这样可以省出大量时间,还可以从早卖到晚,赚得肯定比现在多。

“劝我的人很多,我也理解,因为他们不了解丹东,不了解丹东人肯吃苦不怕累,更不了解丹东人最不愿做的就是投机取巧。”苗光明说,他考察过那种保质期特别长的真空冷面和辣白菜,里面添加了不少防腐剂,正宗的朝鲜族冷面是不能添加任何防腐剂的,不然就变味儿了。苗光明觉得,如果只是为了赚钱,他完全可以将9元一碗的冷面涨到10元,甚至更高。很多人吃冷面吃的是情怀,“有人特地从黑龙江、吉林回到丹东来我这儿,为的就是回味那种朴实又正宗的历史记忆。这也是丹东的特质。”

一江绿水别样红

近年来,随着《长津湖》《金刚川》热映,丹东再次进入亿万观众的视线,忆起那段雄赳赳气昂昂的跨江壮举。

“其实,除了鸭绿江断桥,丹东境内还有两座断桥。”老郭说。一座是燕窝木桩铁路断桥(也称浮桥),坐落于丹东市振安区燕窝村,于1951年5月建成,是木结构列柱桥。桥对面的朝鲜,还有铁路路基痕迹可见。另一座是河口清城断桥,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长镇河口景区,1941年建造,总长709.12米,是鸭绿江上最早建成的公路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就是从这座桥奔赴前线的。1951年3月,美军出动了6批次、30余架次飞机轮番轰炸,桥被炸断。现在,中方一侧基本完好,朝方一侧则连桥墩都已踪影全无。

70余年后的今天,河口断桥连同周边的自然风光和红色遗迹,已形成国家4A级旅游区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断桥旁,漫山遍野的桃花若云霞,楚楚动人,不禁让人沉醉于花海当中。

满载历史的丹东,如今又多了些自然美景与文化的交融。这一点,有着江边37年摄影经历的王欢深有感触。1987年,王欢拿出3个月的工资,买了台索尼相机,穿上马甲到鸭绿江断桥边为游客拍照。“那时的照片背景都一样,不是断桥就是边境石碑,平均一分钟能拍两组游客。夏天时,暴晒了天后来碗带冰碴儿的冷面,真绝了。”时至今日,那阵沁人心脾的清凉仍让王欢十分难忘。

37年后的今天,鸭绿江断桥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碧波荡漾的江面,游轮穿梭往来,两岸的樱花、桃花、杏花竞相开放,仿古的凉亭,精雕细琢的围栏、和平鸽……在王欢眼里,每一处都是充满纪念意义的网红打卡点。“如何将那段光辉的历史,将中朝友谊融入到照片中,成为团队拍摄的初衷。”王欢说,团队为此买了100多件朝鲜族公主服饰、朝鲜筝、团扇、头饰、古式遮阳伞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道具,还会为游客提供发型设计、化妆等服务。“带有民族特色的打卡鸭绿江畔写真照越来越受欢迎。”王欢也特地给团队定下标准,照片一定要拍出历史、人文、美景的有机交融。

“在丹东,每一个人都跟抗美援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德岩说。他是抗美援朝烈士寻踪纪录片《朝鲜寻亲》的导演,用镜头记录了不该忘却的历史的后续。电影中,3个子女带着日记,从杭州不远千里来到丹东,渡过鸭绿江,寻找在安边车站光荣殉职的父亲。2015年8月,兄妹三人第一次来到丹东,由于当时没有路线可以入朝,只能隔江祭拜。在得知这段故事后,丹东人顾德岩和同事一次次与外事、民政等部门沟通,与各大旅行社协调。好消息终于在2017年5月传来:朝方同意专门开辟一条志愿军亲属扫墓专线……

纪录片的画面虽然终止,但寻亲的故事一直在继续。如今,丹东已为100多位志愿军烈士找到亲人。在顾德岩看来,不懈地寻找,是丹东的情怀,更是一份使命和担当。

的确,无论是一碗冷面、一张照片,还是一条街、一隅江畔,红色基因早已遍布。而丹东,也犹如一座贯穿古今和两岸的中转站,迎来送往间,诉说着初心与真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