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力格尔,辽宁阜新境内一处地名,取自蒙语,意思是鲜花绽放、开阔明亮的地方,也含有前程远大的意思。颇具意味的是,1949年将德力格尔的时间脉落一分为三,前有作为皇家牧场时期的水草丰茂,后有新时期风光旖旎的生态文旅风景区,中间段则是如鲠在喉的治沙难题。无论单独置身于哪一阶段,都很难真正体会其中深意。唯有在历史的长河中,以1949年为眸才会发现,它更像一位时光旅者,为那些沉重的、至暗的拂清来路,道明究竟何为德力格尔。
防火瞭望塔下的章古台镇沙地林海。
退无可退之后
历史上,德力格尔草原可是一个名气颇大的地方。彰武的老辈儿人都知道,100多年前,彰武山、水、林、湖、草交相辉映,景观独特,是个难得的天然牧场。
380年前,清王朝把彰武辟为以养息为主的皇家牧场,德力格尔草原自是牧场的核心区。在封建社会,皇家非常尊崇祖先,对故去的帝王不仅要建造金碧辉煌的寝陵,还要用最上乘的牛羊供品进行祭祀。所谓养息牧场,就是专门放牧用于祭祀的牛羊牲畜的地方。
然而,由于气候、虫害和过度放牧等原因,行至20世纪40年代时,这里已成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沙化土地面积曾占全县总面积的96%。渐渐地,德力格尔不再被人提起,取而代之的是“沙窝子”,这一写实却极具贬义的词语。
当时有句顺口溜:“一碗米、半碗沙,五步不分爹和妈。”那时村周围全是流动沙丘,若遇风沙天气,外出常常迷路,可见风沙有多大。不仅如此,这里的风沙一度南下,还成为京津冀风沙的主要源头之一。
“向北,科尔沁沙地黄沙漫漫;往南,东北亚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咫尺可望。”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所长于国庆说,面对蒙古高原呼啸而来的风沙,彰武退无可退,必须挺身而出。
就这样,1952年,全国首个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今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沙地所”),在彰武县章古台镇挂牌成立。“固沙造林”的名字也将其决心一语道破:想从沙窝子变回德力格尔,首要任务自是固沙。
狂沙也不示弱,给初来乍到的治沙专家来了个下马威。
“黄沙吹得睁不开眼睛。”这是第一任所长刘斌初到时的第一印象。上任第二天,刘斌所住的平房门就被流沙堵死。半米高的黄沙盖住了门,他只得跳窗户爬出去,随后再一锹锹把沙堆撮走。当地村民告诉刘斌:“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窝窝里栽树,怕不是豁嘴吹灯——白折腾?”这番话深深烙在刘斌心中,也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把家人从锦州搬到章古台,与风沙抗争到底。
面对前所未有的治沙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刘斌就带着队员趴在沙丘上一遍遍做试验。地里刚播完种子,不到半天就被风沙吹跑。即使长出小苗,来阵风就被沙子掩埋了。往往是辛辛苦苦几个月,一场大风就把一切瞬间夷平了。试验,失败,总结经验,再试验。白天,他们背着干粮和咸菜疙瘩,徒步几十里到科尔沁沙地深处寻找固沙植物,观察流沙移动规律,饿了就在野外捡柴烤窝头;晚上,在工棚的土炕上研究方案,总结分析科研数据。
盛夏的一天,烈日灼沙,他们忽然在一处沙丘上发现一簇绿荫。此刻哪还顾得上热和累,刘斌一口气爬上沙丘,发现仅有1米多高的小树却笔直地立着,“原来它的根足有6米长,难怪风沙奈何不了它。”刘斌自言自语后,突如醍醐灌顶:这不就是咱苦苦寻找的固沙灌木吗?
“小树叫小叶锦鸡儿。以此为线索,回去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从数百种植物中筛选出5种优良固沙植物。”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办公室主任王恩利说。1957年,沙地所总结出“以灌木固沙为主,人工沙障为辅,顺风推进,前挡后拉,分批治理”一整套综合固沙方法,成为中国三大治沙方法之一。
灌木固沙只是第一步。要想彻底挡住茫茫沙海,还得造林。“当时,第一个看好的就是樟子松。”王恩利说,樟子松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呼伦贝尔沙地,这与彰武的气候和土壤非常相似。因适宜在沙地和山地上生长,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等特征,它成了首选。
1953年春,沙地所开始引进樟子松种子进行育苗试验。翌年,试栽种了2000棵樟子松,结果只活下来两棵。为此,有人指着后脊梁说他们“拿国家钱打水漂”。1955年8月,不服输的治沙人远赴呼伦贝尔沙地中的原始森林,终于找到我国仅存的原始沙地樟子松林,引种了5000棵樟子松树苗。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第一片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终于在彰武拔地而起。1978年,樟子松沙荒造林技术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彰武也被世界看到,成为全球首个以树固定住流动沙丘的地方。
第二次创业
一片林,折射一个县。当风沙堵门的情况不再出现后,当地村民也不观望了,纷纷向流沙发起挑战,无声织就了一段彰武传奇。
20世纪80年代,沙地所将樟子松育苗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农民,农民种树的积极性随之提高。“种树不仅可以治沙,每年卖苗还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农民刘阳说,镇里3600余户农民,85%以上都从事与樟子松育苗相关的工作。
2001年,曾连任5届村主任的侯贵,得知国家鼓励全民参与植树治沙,他辞掉职务,扛起铁锹,和老伴跑到沙化严重的西坨子地里,开始了长达23年的治沙之旅。彼时,彰武对治沙也有了新规划,提出“生态立县、林业强县”战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开始了以造林为切口的“第二次创业”。
“当时拿出全部积蓄,与国营四合城林场签订了3年的造林试验协议,准备和黄沙一战到底。”侯贵说。消息一出,倔老头儿侯贵成了村里的名人,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说他有点儿傻。侯贵并不在乎大家的议论,他心里很清楚,光有乡情、闯劲儿和决心,不靠点儿疯劲儿、傻劲儿,恐怕还真制服不了科尔沁的风沙。
当多种情愫交织在一起时,营收的多与少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第一年忙活完,侯贵种活了300亩杨树,成活率超过85%,得到了林场的认可,同意跟他继续签约。然而,造林事业并不顺利,2010年一场大旱,让侯贵辛苦栽下的杨树枯死近半,侯贵的倔劲儿就上来了,“换种,换更抗旱的彰武树,只要能成,赔点儿都行”。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下,树种丰富起来,植树面积也不断扩大。如今,侯贵已在2400亩沙地上种下了20余万棵树。
“老侯的造林,也给大伙儿造福了,沙子起不来,地也丰收了。”村民老王说。正因为环境的改善,如今当地玉米单产得到了大提升。2018年,全县粮食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亿公斤,增长到当时的13.8亿公斤,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县。
2019年,阜新市又与辽宁省水资源管理集团合作,启动总投资30亿元的彰武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引柳河中游闹德海水库富余水资源,将6万亩旱田分5期改造成水田湿地。“在沙漠中种上了水稻,通过以水含沙,进一步锁住风沙,不仅给农民带来新收益,还神奇地打通了治沙与发展的任督二脉,金点子越想越多。”王恩利说,比如县里提出以光锁沙的治沙模式,即在地上安装光伏板,板上发电,板下及板间种植大豆、玉米、高粱等作物。阵列式的太阳能电池板不仅能起到阻沙、削减风速的作用,还能通过有效遮荫,减少沙地水分蒸发,进一步促进原生植物生长,从而实现能源增值、农民增收、沙地增绿的多重效果。
沙地的减少,让阜新更加从容与自信,不仅增种农作物,还侍弄起花来。2005年,在外取经回来的村民王雨昌,开始种草莓,收成不佳后又转种百合,没承想一下打开了新大门。两年后,他开始尝试种切花菊。“这种从日本引进的白扇品种,得精心补光才行。如果补光不当,花茎长到40厘米就开花,达不到商品花要求,要么卖不出去,要么售价低。”王雨昌的一席话,道出了种植切花菊的难度:以往农民种植切花菊,为了达到商品花要求,必须通过遮光和补光环节来完成,程序烦琐不说,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亦如当初沙窝窝里栽树的那股闯劲儿,阜新率先开启与省农科院科技共建,则显得顺理成章。得知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手段,使切花菊苗不再依赖补光和遮光来控制花期后,王雨昌主动出击,成了村里第一个玩新技术的人,利用科研成果在彰武县大规模种植切花菊。经过一年的运营,生产出1500万枝切花菊花,不仅省去了遮光补光环节,也节省了25%的人力和电力成本。“还多种了一茬儿花,增加了不少利润呢!”如今,王雨昌的彰武县北斗星花卉有限公司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切花菊种苗繁育基地,年出口创汇过亿元。
沙地所党员干部一起营造樟子松GS1党员林。
漠上草原
当风沙不再起,钱包鼓起来后,彰武又该往哪儿走了呢?历史的回眸、科学的考量,都落脚于鲜花绽放、开阔明亮的德力格尔。
2018年,彰武县“四大班子”领导在那古山上召开了村级以上干部全体会议,在50万亩沙地上建草原示范区。有着70年之久治沙经验的彰武,将德力格尔之梦照进现实,是水到渠成也更得心应手。随着草原生态恢复区不断建设,德力格尔风景区应运而生。湖、岛、湿地、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浓缩一处,山水林田湖草沙集于一身,游人既能看到“大漠孤烟直”的风光,领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也能品味“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景区很快跻身国家3A级景区。
“草原示范区离我家很近。”今年40岁的王璐说,6年前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还都是一片沙地,去往那古山的路上,全是沙土和大坨子,汽车根本开不动,只能徒步或坐耕地用的四轮子。
待到2020年,当外出打工的王璐再次回到彰武,眼前的一幕令她震惊不已。昔日的沙地已焕然一新。沿途经过草原路、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欧李山观景台,赏花、观鸟、露营、漂流……35公里长的赏花观鸟文旅带,让这片曾经的沙海焕发了勃勃生机。自驾游营地、蒙古包、敖包等旅游设施的完善,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没想到短短两年,这里竟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感慨之余,王璐决定留下来,成为一名景区导游。她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这片绿洲吸引,他们选择住在蒙古包中,亲身体验草原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其中,王璐最喜欢引领游客前往德力德格山,站在山顶,便能看到德力格尔湖、西旧府湖、敖户起湖、巨龙湖,一山观四湖的美丽景致映入眼帘。每当有游客露出惊讶与赞叹之色,王璐的心都会暖暖的,她很享受这份来自家乡的自豪。
如今,彰武又仿照400年前的面貌打造宁昌古城,古城里有沙疗馆、茶馆、治沙教育影院、酒肆、钱庄、书肆、服饰店、古玩铺、大车店、镖局、铁匠铺、杂货铺等。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光。
景色美了,游人来了,商机也纷至沓来。民宿、饭店在周边村屯星罗棋布,草原经济方兴未艾。但最受益的还数当地村民,像大德镇黄花村刘军一家三口都在风景区上班,每年10多万元收入的不占少数,像王璐这样“归巢”的青年一代更数不胜数。
“在德力格尔,我们特地保留了一片2522亩的原生态沙漠,与周边的秀美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治沙精神的见证,是不能忘的本。”彰武县文旅广电局局长王立伟说。高耸的沙丘之上,一把高达19.52米的铁锹雕塑巍然屹立,锹把上的红飘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夺目。铁锹是植树造林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彰武治沙精神代代传承的重要承载物。如今,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感受彰武治沙的氛围与决心。
为传承这份宝贵的治沙精神,彰武县还建立治沙学校,通过展示治沙历程、治沙人物和治沙成果,为党员干部、学生研学及公司团建活动提供生动的教育内容。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彰武70年的治沙历程,走进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更能亲眼见证治沙成果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治沙,并不意味着消灭沙地,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宝贵的资源,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王恩利说,无论是美景还是治沙,都是彰武独特的风景线,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