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人报刊社
 

漫步石炭井

作者:文|去力  摄影|解瑞来源:当代工人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有一处浓缩了时光的地方——石炭井。人们说它“因煤而生,因煤而衰”。的确,石炭井的工业记忆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打开,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不仅为宁夏的工业发展添薪加柴,更留下如今这座气质独特的小镇。

俯瞰石炭井矿山小镇,已经很少能见到本地居民。

小镇故事多

石炭井地处贺兰山北段腹地,位于石嘴山市西部,与内蒙古阿拉善盟接壤。从银川出发,沿着京藏高速、301省道前行,到石炭沟后西拐,经过一段山路,就到了石炭井的新华街。

新华街是石炭井的主街。街道很干净,也很冷清,一排排陈旧的房屋大门紧锁,从窗户望进去,里面的物品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除了盛夏时节,新华街两边的树都是干巴巴的。唯一鲜亮的色彩,就是树上挂着的红灯笼。街上难得看到本地人闲逛,倒是时不时有外来车辆驶过,找个车位停下,拍拍照片,看看这座曾经的煤炭小城。

据《石炭井区志》,1958年,国家为了保证酒泉钢铁公司对炼焦煤的需求,开始投资建设石炭井矿区。1960年组建石炭井矿务局(驻地在今石炭井),担负起石炭井地区各煤矿的开发任务。自此,各地的建设者来到这里,书写了小镇故事。

建设者在这里艰苦创业,为石炭井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石炭井区志》中提到,石炭井矿务局干部、职工、家属等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兴建农场,生产粮食蔬菜。他们在远离矿区的石炭井沟口安营扎寨,削平了上千座沙丘、卵石堆,搬迁了100余万立方米的沙土,种下几十万株树木建起防护林,在荒漠上开垦了2万多亩地。

这种苦不是谁都能吃了的。石炭井居民赵甲民曾听老一辈人说,当时很多人来到这里,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石炭井从外面招工,晚上人们坐绿皮火车来了,天亮后一看这光景,好多人都跑回去了。”

有人走,但更多的人留了下来。胡炳城也是石炭井的居民,在石炭井红光市场附近开着一家商店。他的父辈1958年来到这里,5年后他在石炭井出生,一直在这里生活到今天。“我父亲以前是煤矿工人,他说那时干活儿都是靠人拉肩扛,还要节衣缩食,开荒种地,弥补粮食的不足。”胡炳城说,自己从记事起,感觉什么都缺,住的是小地窖、地窝子,附近也没什么市场,买东西得去别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买鸡蛋,当时石炭井没有班车,大家就扒火车去平罗买。后来慢慢地,日子才好过了。”

石炭井慢悠悠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石炭井,这里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齐全。1959年,平罗县商业局在石炭井开办第一家商店,经营烟、酒、糖、茶、布匹等日用百货;1961年,石炭井有了照相馆;1964年,石炭井新华商场开业,同时开办了第一家对外经营的食堂、第一家理发部,还有石炭井旅社……

改革开放后,石炭井逐渐迎来最繁华的时期。“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长征商场、工商银行这些楼盖起来后,加上之前的新华商场,石炭井从山沟里的一个矿区,一下子变成像模像样的城市了。”胡炳城指着自家商店后面的红光市场说,最让石炭井人记忆深刻的,要数这个市场了。以前石炭井是没有专门的市场的,蔬菜瓜果买卖都集中在沙河沟一带,直到红光市场建成。

“石炭井鼎盛时期,登记的常住人口,加上外来流动人员,达到十几万人,那时候真是热闹。”赵甲民记得,当时这里是石嘴山市最繁华的地区,市里有很多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办。

后来,随着矿业资源枯竭,石炭井的人口逐渐外迁,城市功能也慢慢弱化,如今,这里仅能维持居民最简单的生活需求。沿着新华街,每周都能看到一位居民开着三轮拖拉机,拉着一大桶水,向家驶去。这桶水是他家今后几天的生活用水。“家里也有水管,就是时间太长了,不好用。”菅师傅早已习惯这样拉水,不觉得有什么不便,反而觉得这样慢悠悠的生活很好。

在石炭井很少见到年轻人,除了街道办事处的几名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大家似乎都很享受这样的节奏,胡炳城也是这样。白天看商店,没生意的时候偶尔喝点儿小酒,或者在街道上转转。他说:“在这儿生活久了,挺留恋的,就想在这里守着。”

石炭井有这种魔力。60后银川人郭丽娟曾经在石炭井度过一段童年时光,今年,她又踏上了回石炭井的行程。快到石炭井时,路上有“石炭井人民欢迎您”的字迹,她笑着说:“我就是石炭井人民。”她觉得,石炭井在大山里,就像世外桃源一样,经历过繁华和萧条,给每位归来的人以淡然却温情的拥抱。

电影拍完以后

如今,石炭井的煤炭开发早已落幕,大量人口迁出。那些有着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风格的学校、医院、矿山厂区、机关企业办公楼、宾馆商店等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被保留下来,成为“全国少有、宁夏独一”的完整工矿行政区,吸引了不少剧组前来取景拍摄。

置身其中感觉非常特别。虽说陈旧破败,可道路有人打扫,树木有人修剪,一切设施正常运行,保障着200多位居民的生活。为了影视剧取景和游客观光需要,有些建筑还适当翻新。那些残破的门窗、印着标语的墙壁、蒙着一层黑色煤灰的建筑,透着一种后工业美学风格。

2017年开始,石嘴山市走上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百里矿区全面关停。留在石炭井的那些工业遗存是继续废弃闲置,还是转换思路,化腐朽为神奇,石炭井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工业文旅小镇。老房子被修缮,老街巷也被保护起来。因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工业文化,这里被命名为全国散文诗创作基地。在作家的笔下,这里诞生了大批文学作品,石炭井小镇以另一种姿态吸引着世人的关注。

“矿二代”孙铭站在小镇西北角的一条小巷子里如数家珍:“这里拍过《绿皮小火车》,主人公结婚的婚房就是这间。后面那个拍过《我的父亲焦裕禄》。还有《山海情》,也在这里取过景……”1998年,孙铭离开家乡到北京学习影视制作。20年后,他回到这里,开始打造石炭井小镇影视基地。远游多年,挡不住对家乡的思念,孙铭也想像父辈那样,为石炭井做点儿事情。

“影视剧组精心搭建的场景虽然简易,但每一个都堪称艺术作品。它们凝聚了美工师的无数心血,是根据剧情需求,汲取众多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精心构思出的艺术造型。”对于剧组而言,一旦拍摄结束,这些场景便失去了原有的用途。可是,如果把它们当作艺术造型看待,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它们的价值就会升华。

因此,孙铭坚持要求拍摄方保留这些场景的原始造型,并使用更耐久的材料,让这些场景成为永久性的景点。这样,旅游基地便有了基础。“这里不仅在传统影视拍摄方面发挥作用,还肩负着保护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的责任,可以重现昔日矿区的风貌。”孙铭说。

6年过去了,随着影视基地的名声越发响亮,石炭井成了剧组拍摄年代、怀旧、生态等影视剧的最佳取景地。留守的人们也随着小镇的转型,成为诸多影视剧的背景板。他们以前是宁夏工业起步的见证者、工业建设的参与者。现在,伴随着石炭井的改变,他们不少人成了剧组的群众演员,有了新的职业和身份。

在石炭井拍摄的电影《万里归途》,讲述了一个回家的故事。而在石炭井的游子心中,故乡越来越好,也给了他们回家的理由和机会。孙铭如此,郭丽娟亦如此。  

 保留了大量工业遗址的石炭井,如今成为许多年代剧拍摄的取景地。  

 改革开放后建成的红光市场是石炭井地区的商业中心。

采煤沉陷区的水结冰后,石炭井居民在矿坑的冰面上散步。

分享到: